崩坏3逆熵小说完结 解析二叛逆的律者世界的选择

2018-08-01 10:35:20作者:信浓

大家好,这里是信浓,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带来逆熵小说解析的第二期。

上期解析分析了瓦尔特·乔伊斯过去的身份,本期将为大家揭开乔伊斯背叛崩坏的理由。

逆熵视觉小说完结丨解析一:瓦尔特的真实身份是?

但首先,笔者在上期的评论区里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感谢各位认真读了AE和笔者的文章。

其次由于笔者的考虑不周,这方面没有说清楚,给大家带来了困扰,在这里向各位读者道歉。

但结论并没有错误,只是有些偏差。

笔者真正的意思正如评论区另一条留言所说:

上一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

乔伊斯的肉体来自卡尔,并且继承了卡尔的部分知识。

但是二者绝非同一个意识,而是类似第三律者和雷电芽衣的关系(略有不同),这部分会在笔者之后的律者解析专题里详细解释。

而乔伊斯的意识也不是所谓的“意识集合体”。

至于究竟是什么,又为什么“背叛崩坏”,本文将给出答案。

【PART 1 第一次崩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乔伊斯觉醒的过程,也就是第一次崩坏。

首先还是回归原文。

第十八章,柏林崩坏的回忆。(以下是部分节选)

看完这一段,各位也许会有很多疑问,比如:

“不属于自己的声音”来自谁?

“救世主”的文字是什么?

为什么乔伊斯要捡拾心灵碎片?

第一次崩坏到底怎么爆发的?

“祂”又是谁?

…………

在讨论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一位另一位律者——第三律者(雷电芽衣)的觉醒。

通过比较二者的过程,也许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虽然制作组并没有专门用一段笔墨去描写觉醒的过程,但是在漫画逆熵入侵篇第十二话中,有一段第三律者的回忆。(以下是部分节选)

通过对比这两段,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位律者觉醒时的一些异同。

相同之处是:

二者都是全新的,独立的意识,而非宿主意识的黑暗面。

另外,二者都和第三个意志进行了沟通。

不同之处则是:

首先,乔伊斯的宿主——卡尔·古斯塔夫并没有像当时的芽衣一样,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憎恨或者绝望,这一点和后面的三位律者有显著区别。

其次,乔伊斯并没有继承宿主意识的记忆,当时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状态。

而最重要的,和乔伊斯沟通的第三个意志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律者”“使命”“消灭人类”等词汇,而是单纯强调“救世主”这个词。

那么笔者有理由猜测,这里的“祂”并非崩坏意志,而是另一个高位存在。

现在先来回答前两个问题。

1、“不属于自己的声音”,很明显,来自第三个意志,也就是“祂”。

2、直插云霄的“救世主”,如果是一个客观的现象,那么人类社会应该会注意到(当时附近有大量的难民、占领军、以及天命的部队),从没有出现新闻报道之类的情况看来(至少小说中从未出现),应该只是“祂”在乔伊斯眼中创造的幻象。

第三个问题有两种可能性,需要分开阐述。

①第一次崩坏并非是崩坏意志造成的,而是由引导乔伊斯的“祂”造成的。所以“第一律者”才会是一名并不厌世的男性,这是“祂”故意为人类安排的“救世主”。

②第一次崩坏依然是由“崩坏的意志”造成的,但是由于“祂”的干涉,错误地使卡尔成为了宿主,并且被切断了沟通的途径,崩坏意志和第一律者失去了联系。

考虑到第一律者仍然是和前文明一样的“理之律者”(顺序和属性都相同),以及【“祂”完全了解并可以发动崩坏】这一事件的可行性,笔者个人更加倾向第二种情况。

但二者都指向同一个结果:

由于“祂”的干涉,乔伊斯一开始就没有站进崩坏的队伍。

也就是说,瓦尔特·乔伊斯并非主动背叛了崩坏,而是被切断了与崩坏的联系。

而从先产生意识,后捡拾心灵碎片这个顺序看来,乔伊斯也不是受害者的集合体。

【PART 2 心灵碎片】

为什么乔伊斯要捡拾心灵碎片?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

第十八章,特斯拉的一段自言自语:

“进入了不稳定的阶段”,反过来说,之前乔伊斯的身体是“稳定”的,但是由于来自曼哈顿的崩坏脉冲,乔伊斯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第二十二章,被崩坏感染的薛定谔前来寻找瓦尔特,和爱茵短暂交手后,薛定谔给出了一些信息。

乔伊斯确实是货真价实的律者,拥有特殊“感官”的薛定谔没必要撒谎,但正如前文所说,此时乔伊斯的身体被唤醒后进入了类似律者的状态,因此才会渴望能量,后文中乔伊斯也对爱茵说过:

第二十二章,在击败爱茵后,薛定谔提出了和乔伊斯正面决斗的要求。此时,乔伊斯的内心出现了多个声音。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心灵碎片会怎么样,大致有两种情况。

1、乔伊斯听从了诱惑,不使用伊甸之星。那么按照当时的情况,薛定谔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唤醒乔伊斯的力量,而爱茵为了保护乔伊斯也会拼死阻止。但伊甸之星的护盾已经被薛定谔击溃,最后爱茵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死在薛定谔的手下。而爱茵的死又很可能导致乔伊斯的绝望,他将会像琪亚娜受伤时的芽衣一样暴走,重新成为真正的“第一律者”。

2、乔伊斯不听从诱惑,使用了伊甸之星,但如果没有那些受难者的意识,他本就渴望崩坏能的身体很可能会在伊甸之星庞大的崩坏能中暴走,同时影响他的思维,最后的结果和第一种情况一样。

还有爱茵在第二十三章的推测:

与其说是“真正的能力”,倒不如说是“真正的状态”,即能够接受并使用崩坏能,但免受崩坏意志诱惑的状态,和上文的结论相符。

以及是薛定谔被乔伊斯击败之后的反应:

(以下内容仅为笔者个人推测)

这一段话其实有一定的误导性。

第一眼看去,很容易将这里的“祂”和前文中引导乔伊斯的“祂”当做同一个,但是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一些漏洞。

1、薛定谔现在是被崩坏感染的状态,她应该只知道崩坏意志的存在,而并不知道引导乔伊斯的那个存在。所以她口中的“祂”,更可能指的是崩坏意志。

2、“律者”可以说是崩坏的傀儡,那么薛定谔的这句话就是“乔伊斯已经彻底脱离了律者原本的‘命运’,并非单纯执行崩坏赋予的使命,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考行动。”

3、如果这里的“祂”指的是引导乔伊斯的存在,那么按照“祂”的引导捡拾心灵碎片,摆脱崩坏诱惑的乔伊斯,又怎么会“已经不是‘祂’的‘傀儡’了”呢?

那么我们可以推测,“祂”引导乔伊斯捡拾心灵碎片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行为,而是刻意留下的“保险”,目的就是阻止可能发生的,【崩坏重新和乔伊斯进行沟通】,同时稳定乔伊斯的内心,使其不会因身体承受大量崩坏能而暴走。

【PART 3 律者核心】

乔伊斯的律者核心一直是一个迷。

身为第一次崩坏唯一的幸存者,他在天命经受了三年的实验,其中必然包括“检测律者核心”这一类,却一无所获。

因此第一章中,奥托寄给乔伊斯的信件才会这么说:

但蕾安娜在第二十六章有一句句简短但重要的信息:

答案一目了然。

由于未知的原因(也许也是“祂”的干涉),原本结晶形式的律者核心转化为DNA形式,隐藏在乔伊斯全身。这就是为什么三年的非人道实验都没有检测出律者核心,奥托也对此感到疑惑,所以将乔伊斯安排给可能性更大的42实验室进行研究。

【PART 4 全过程整理】

首先,超越人类认知的存在有两个:崩坏,和“祂”。

按照原本的计划,崩坏意志在柏林准备发动第一次崩坏,甚至即将凝聚出属于理之律者的律者核心。

但是,由于“祂”的介入,计划出错了,核心选中了一位对人类并没有绝望的男性:卡尔·古斯塔夫,但是也诞生了第一律者的意识:瓦尔特·乔伊斯。

本应和崩坏意志进行的沟通却被“祂”所阻挡而未能实现。

不仅如此,“祂”利用乔伊斯从宿主卡尔继承的部分本能(同情心),引导乔伊斯捡拾心灵碎片作为崩坏归来时的保险。

随后乔伊斯进入短时间的沉睡,这段记忆被封存在心灵深处,律者核心也由于“祂”的干涉或者其他原因,从结晶态转化为DNA态分布在乔伊斯体内,律者的力量被隐藏,逃过了天命的研究。

曼哈顿市的崩坏能实验产生了和柏林崩坏相似的崩坏脉冲,激活了乔伊斯的记忆,也将DNA分布的律者核心部分激活,使乔伊斯的身体进入了不稳定的状态,即身体已经部分进入拥有律者力量的状态,但意识依然未觉醒。

在和薛定谔的战斗中,崩坏意志终于和乔伊斯进行了沟通,却被早就准备好的“保险”再次阻止。乔伊斯在保持意识的情况下,掌握了第一律者的能力(但本人尚未察觉)。

在三年的“地狱”和两个月的“人间”后,瓦尔特·乔伊斯,本世代的第一律者,终于完全遵循自身的意志,站在了崩坏的对立面——人类的一方,成为当之无愧的“救世主”。

此时的他,就是【世界】(WELT)

【PART 5 彩蛋】

第二十二章,乔伊斯内心的声音中有一个“瓦尔特(?)”,而他说了一句话:

在第十三章,爱茵的回忆里,卡尔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这一点再次证明了第一篇解析的结论。

还有柏林回忆中的一段描写:

笔者个人认为,这里说的是乔伊斯临终的时候,当时他已经解析了黑渊白花的能力,即使身受无法治愈的重伤,修复一个蝴蝶的翅膀仍然不在话下。

在自己生命的最后还拯救了一个生命,也许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了。

【PART 6 留言解答】

普朗克去哪了?请大家去翻翻漫画“第二次崩坏篇” 第十三话后的崩坏教室。

是的,普朗克确实没有死,她担任了逆熵组织最重要的职位之一——会计。

另外,薛定谔发动黑渊白花的时候,普朗克还和约阿希姆一起在飞机上,所以普朗克并未像爱茵和特斯拉一样永葆青春,她的结局,就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安然结束充实的一生。

(注意,制作组微信上的番外篇“逆熵乐队”是同人性质的创作,作者并非格陵兰帆船,剧情和主线无关)

为什么普朗克对乔伊斯没有反应?

第一,各位期望普朗克对乔伊斯有什么反应?扑到身上大哭之类的吗?爱茵也没有这样的反应啊。

第二,普朗克并不是毫无反应,她同样非常在意乔伊斯。只是她对所有人都是一副爱开玩笑的态度,所以被忽视了。就像爱茵既会开乔伊斯的玩笑,也会调戏特斯拉,如果不找出原因,很容易将这件事单纯划为性格使然。

第三,各位忽略了一种可能性,也许在三年前,在她们第一时间掌握柏林的信息后,她们就“反应过了”。

第四,乔伊斯和卡尔单纯的共用一个身体,二者的意识完全独立,根本就是两个人。作为科学家的普朗克,应该比我们拥有更强的判断力和自制力。试想一下,如果各位站在她的角度,遇到乔伊斯又会有多大的反应呢?

很多读者提到了年龄的变化,这一点在小说中只有一个类似Flag的东西,没有详细的解释

笔者个人猜测,可能律者核心会将宿主的身体调整到最适合发挥力量的状态,而“最佳状态”也许就包括年龄。(当然,不包括性别)

相关新闻

游戏狗>崩坏3>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