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力拓展鱼塘到一心培育“玩家”,闲鱼在不断加码自身的“社区”属性,这也延续了阿里巴巴整体电商发展中越来越注重“内容”的路线。
社区里的“生意”
央视财经有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闲置物品交易规模已达5000亿元,并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1万亿元。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二手市场蕴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开始爆发。无论从交易规模还是从循环经济、环保等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值得切入和有真实需求的市场。行业中,闲鱼、转转、京东拍拍背后都有巨头撑腰,多抓鱼。
爱回收、花粉儿等垂直类二手交易平台也层出不穷,可以说这一领域的竞争并不轻松,也还没有出现绝对的优胜者。
2014年成立的闲鱼最初想法是为闲置资源找一个去处。而在定位上,它从没有将自己定义成为二手电商平台,而是一个“成就个人的分享与快乐”的社区。
一位电商资深从业者告诉DoNews,二手交易的核心是要建立“信任感”,因为它比普通商品更难保真保质,平台的规则与机制都是围绕它展开。
闲鱼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二手交易关于“信任”的核心。区别与市场上众多的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从一开始就希望通过社区来构建信任感。
五年来,除了包括担保交易规则体系、芝麻信用、支付宝、闲鱼号实名认证等一系机制规则的完善外,闲鱼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发展鱼塘上。
鱼塘像是一个“群”,它可以基于地理位置,如小区、学校等,也可以基于兴趣爱好,如运动、铲屎官、收藏等等。记者发现,在各自的鱼塘中,闲鱼用户发帖并不都是“卖二手”,更多的是单纯的分享与交流,有些用户甚至会分享其日常生活。此外,鱼塘的塘主还可以组织线下活动,让陌生人成为“熟人”。
更为重要的是,社区让陌生人成为“熟人”,带动了更大的交易可能性。北京闲鱼用户许可告诉DoNews,她的许多经历是先在鱼塘中和陌生人成为朋友,再成为他的“买家”。现在她家宝宝的许多用品都是从一位杭州宝妈那里买来的。
数据显示,目前闲鱼用户已经超过2亿人,销售额已超过千亿规模,快速增长的原因就不得不归功于其“社区”定位。从鱼塘到玩家,实际上是闲鱼社区战略的再一次深化。
“玩家”的意义
如何才是“玩家”? 谌伟业的介绍是“有趣有才”。在模糊的概念下,闲鱼希望推出的“玩家”是具有一定粉丝并积极活跃的。
目前,闲鱼玩家由两大类组成,一类是自带粉丝效应的明星,如在亲自送货上门的林依轮,分享星座理念的莫小奇等;另一类是在闲鱼上成长起来的各领域的达人。
从明星方面看,谌伟业也承认如林依轮、莫小奇等明星加入闲鱼平台,为平台带来了活跃分粉丝;而在达人一端,如热衷潮玩收藏的80后用户lei_yu,在三年时间内通过展示自己的藏品收获了7万互动粉丝。lei_yu也告诉DoNews,很多时候,闲鱼的粉丝流量还会流转到自己的微博上,但是所有的交易都在闲鱼。
“所有的交易都在闲鱼上”,其实说出了问题的关键。闲鱼的用户活跃度其实直接决定了交易成功率。谌伟业曾经透露过一组数据,“在闲鱼社区上有过互动的用户,成交转化率为13.5%,而没有互动的用户成交转化率只有0.07%。只有大家不断在社区里维护这个交流分享的分为,最后就可以带动闲置资源的流动,分享社区经济也因此繁荣起来。”
换一个角度说,闲鱼需要不是绝对的大V,而是绝对的活跃度。谌伟业透露,之所以没有在闲鱼的最初阶段就发展“玩家”,是为了营造一个公平和平等的交流环境,不会出现在早期所推的玩家就将所有流量搞走的情况。这一点很好理解,就是闲鱼平台要培养用户互动的习惯,不让平台变成只有流量头部用户在交流,而普通用户沉默的状态。
谌伟业介绍,“在公域流量体系中,闲鱼不对玩家有任何推荐,我们只在社区里面做推荐。”
甚至在闲鱼的分发体系中也体现了要保护和激励每一个用户活跃度的做法。闲鱼的分发体系除和淘宝相同的按兴趣爱好对浏览内容做推荐的同时,闲鱼用户参与互动越多,其交易品分发权重越大。“闲鱼更注重平等互动交流,以及你的故事讲的好不好,商品丰不丰富,”谌伟业说。
继续摸索中的创新商业模式
行业中,二手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一直为人担忧,虽然闲置交易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是放在整体商品交易规模中它依旧是很小的一部分。“盈利”对于众多二手交易平台来说都是一件还很遥远的事情。
对闲鱼而言,谌伟业表示创新的商业模式仍在观察和设计中,闲鱼也坚持不会向用户收取任何交易佣金。
在业务层面上,闲鱼实际上已经进行了诸多拓展。从最初的C2C闲置交易,闲鱼目前的业务已经拓展到C2B信用回收、B2C官方闲置、租赁业务等。谌伟业透露下一步还将上线二手车业务,在模式上将会与优信、大搜车等平台合作。
闲鱼数据显示其2018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000亿,其中61%为90后。谌伟业认为,“很长一段时间,让更多用户加入到闲鱼,然后把闲置东西收起来,是我们首要的目标,这目标还远远没有达到。”
当然,社区生态的不断丰富和成熟,将为闲鱼的商业模式带去更多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