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大都有一个特点——用隐居的形式等待入世的时机,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们也不例外。蛰居隆中之时,诸葛亮常常抱膝长啸,或反反复复吟唱梁父吟,这都是很文青的举动,无不表明他绝对不会甘心终老山林。
但是,对于“入世”,诸葛亮比其他的朋友们,显得格外小心谨慎,也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平时聚会畅谈的时候,诸葛亮总是对朋友们说:“兄弟们,以你们的才学,入世后,当个一省的省长或者一个地级市的市长,那是绰绰有余呀!”大家反问诸葛亮可以官居何位,诸葛亮却总是笑而不答。可见,他的志向绝不是仅仅成为一个省长或地级市市长。
其实,诸葛亮的目标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他经常自比管乐。管乐者,春秋战国时期名士管仲、乐毅也。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毅则率领弱小的燕国攻占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为后人称颂。而诸葛亮以一个比肩二人,也就毫无保留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出将入相!在国内运筹帷幄是我,在战场决胜千里也是我,内外都要做一把手,都要做得漂亮,这才不枉我“卧龙”之名。诸君试想,古往今来有几个人敢做此“非分之想”?
后来,“水镜先生”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提到他每每自比管仲、乐毅的事。一旁的关二爷熟读《春秋》,对诸葛亮的这个比喻甚为不屑。司马徽却说:“我看孔明不但可以自比管乐,还可以再比两人。”云长问哪两人。司马回答道:“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听听,连斩将封神的姜太公和神人张良都敢比,诸葛亮是多么自信呀。当然,事实已经证明这不是自我炒作,经过千年印证,诸葛亮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早就已经超过管仲、乐毅、姜子牙和张良了。
既然志向高远,就决定了诸葛亮在选择“老板”时必须相当谨慎,不然一切志向将沦为笑谈。因此,我们看到,当诸葛亮的朋友一个个离开隐居之地,投身到社会洪流中时,他自己却一直在观望。不是孔明清高,他的内心深处比谁都渴望建功立业,但他知道,在这个机会依然出现的时刻,必须格外冷静。
诸葛亮后来发表了高论“隆中对”,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于天下形势的预测——曹操、孙权和刘备必将三分天下。因此,诸葛亮一定早就盘算好了,自己的老板一定要在这三个人中产生。诸葛亮身在荆州,自己又与荆州刺史刘表有亲(见黄月英一篇),如果想投靠刘表,简直易如反掌。但他坚持在隆中隐居,就是因为刘表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那么曹操、孙权和刘备应该选谁呢?无疑是刘备。曹操自身能力过强;孙权手下的江东集团自成一体,施展空间太小——诸葛亮如果投靠孙权,职位必然要远远低于周瑜、张昭、鲁肃三人,这对于志在“出将入相”的他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刘备却拥有诸葛亮需要的一切条件。
首先,刘备有汉室宗亲的“马甲”,做很多事情名正言顺;其次,刘备目前正处于艰难时期,新人施展才能的空间最大;第三,刘备个人能力不及曹操,但其用人能力却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试想,关羽一身傲骨,视天下英雄为若草芥,却给对卖草鞋出身的大哥俯首帖耳,这不能不说是刘备善于聚拢人心的结果。对于一位有志向、有能力的求职者而言,老板的这个优点太具有诱惑力了。因此,诸葛亮选择刘备,实在是一种必然。
总之,诸葛亮在择主的问题上,是谨慎而高明的。当天下人都认为刘备是“垃圾股”的时候,诸葛亮却敏锐地发现这是一支“潜力股”,而且自己一定会把他变成“绩优股”。
良禽择木而栖,“木”已经有了,“良禽”该出山了。
千古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初会刘备,便抛出了谋划已久的“隆中对”。区区数百言,成为诸葛亮一生行动的纲领性文件。后人赞叹孔明“未出草庐便知三分天下”,从“隆中对”上看,诸葛亮的确高瞻远瞩,配得上这种称赞。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三”。
第一个“三” :刘备复兴汉室的大业分为三步——取荆州、取益州、取天下;第二个“三” :诸葛亮为自己制定的工作重心分三步——联孙抗曹、贯通东西、南征北战;第三个“三” :强调了三项事实不可逆转——三分天下、偏安一隅、伺机待变。
首先,“隆中对”是非常理性的。诸葛亮首先强调,曹操有百万兵马,又有天子作为招牌,绝对不能和他硬碰硬;孙权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大哥孙策的基业,在江东自成一派。这个集团既有长江作为“护城河”,又有当地百姓的拥护,所以只能作为盟友,千万不能起歹念妄图吞并他。一句话,诸葛亮告诉刘老板,你那个“复兴汉室”的大志不可能一步到位——即便是我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必须先占领荆州和益州,接受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客观事实。而且,在一定阶段里,你的实力要远远弱于曹操,因此必须和孙权搞好关系。
其次,“隆中对”是非常现实的。诸葛亮清楚地看到,袁绍、袁术、吕布等势力已经先后被曹操消灭,北方的青、冀、幽、并、兖、徐六州都已经尽归曹操,这些地方就不用考虑了;孙氏集团在东部也经营得很好;南方都是些蛮夷之地,尚未开化。因此,可以觊觎的只有中西部的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州的面积是最大的,原本的主人刘表和刘璋又都是无能之人,所以刘备正好乘乱取之。有了这两个州,刘备进则可以考虑席卷中原,退回来也足可以休养生息,当个“地头蛇”。
第三,“隆中对”又是富于理想的。在最后,诸葛亮大胆提出,如果在某个时间,曹操和孙权发生重大变故,我们就有机可乘了。那时,只要派一名大将从荆州向洛阳进兵,刘备则率大部队从四川逼近关中,则天下可定,汉室可兴!
如此理智客观,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理论,除了诸葛亮这样的奇才,天下怕是无第二人可以提出了。
关于这个理论,后人经常就两处向诸葛亮发难。第一,荆州固然是战略要地,但正因如此,这里总会同时受到曹操和孙权的威胁,是永远得不到安宁的。把这里作为“棺材本”,实在是不明智。
但是,我们要知道,当时的刘备根本没有栖身之地,他只能先取荆州为家,而后才能图谋益州。而且,诸葛亮入川之后,对荆州的控制一直还是很得力的。后来“关羽毁败”,荆州丢失,恰恰是因为关二爷盲目自大,忘记了孔明“东合孙权,北拒曹操”的核心方针。我们不能把这个错误记在诸葛亮头上。
第二,有人说诸葛亮在帮助刘备取得益州之后,没有完成第三步“取天下”的目标,因此,“隆中对”的规划是错误的。
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前,我们应该再读读诸葛亮的原话。“天下有变”,对,天下有变!试问,当时天下有变吗?如果有,也是关羽走麦城、刘备入白帝这些变化,也就是说诸葛亮期待的时机根本没有到来,你又让他如何实现“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终极目标呢?
综上所述,“隆中对”里的规划是相当正确且稳妥的,它是诸葛亮“出将入相”生涯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