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频道

以80万用户估值1亿美元的职场社交应用脉脉

2014-10-11作者:素心

职场社交应用“脉脉”通过人际圈算法,帮用户快速找到符合要求的“朋友的朋友”。这种通过“强关系”做职场社交的方式,或许更适合仍处于熟人社会的中国市场。

“为什么在信息时代,我们不能像搜索信息一样迅速地找到我们想要找的人?”面对着闪烁的电脑屏幕,林凡总是问自己这个问题。

大学毕业后,林凡在搜狗工作了7年,负责整个搜索业务线。2012年,他决定辞职创业,希望用互联网搜索解决用户找人的问题。但他不得不面对的困境是,职场社交在中国市场并不好做。

自从2011年LinkedIn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之后,一大批中国模仿者纷纷涌现,试图在中国市场复制LinkedIn的辉煌。然而现实不如人意。优士网是进入这一领域的首批尝试者之一,有着“中国版LinkedIn”之称。但在2013年,优士网由于经营状况不佳,不得不裁员近60%。而中国职场社交领域的其他网站,例如大街网、前程无忧等,也基本将职场社交做成了招聘网站的模式。

年初正式进入中国的LinkedIn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LinkedIn尝试与微信和微博相互连通,希望以此夺回中国用户几乎被这两大社交工具全盘占据的社交时间。LinkedIn中国区CEO沈博阳就曾宣称,要在5年之内改变中国用户的社交习惯。

目前中国市场的用户行为方式和LinkedIn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在中国做LinkedIn类型的职场社交网站,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对“强关系”的依赖程度远大于“弱关系”。国外的陌生人信任机制已经十分成熟,人们凭借LinkedIn上陈述的简历和供职经历,就能够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但在中国,背景核实的成本非常高。人们要快速建立起对一个陌生人的信任,不会依靠他过去的行为记录,而是通过熟人介绍。因此在中国找工作,朋友介绍的求职成功率甚至比通过招聘网站和猎头更高。

林凡觉得这是中国做职场社交的一个新机会—基于熟人社交的“强关系”而不是陌生人社交的“弱关系”。他在2013年10月创立了职场社交应用“脉脉”。2014年8月,脉脉用20%的股份换得了IDG和晨兴2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公司估值超过1亿美元。而这个时候,它还只有80万用户,相当于一个用户的价值高达125美元。

“LinkedIn是基于西方的E-mail沟通文化。但在中国,E-mail联系人未必是你的熟人,这类一度人脉本身可能就不太靠谱。我们看好的是脉脉对于熟人关系定位的准确性。”脉脉投资方IDG副总裁牛奎光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脉脉是基于手机通讯录和新浪微博,通过二度人脉关系推荐好友的社交应用。就是通过“强关系”做职场社交,帮用户找到符合要求的“朋友的朋友”。

“我们希望帮大家解决合作的问题。朋友圈子太小,陌生人又不敢信任。我们帮用户找到的是有朋友背书的陌生人,这样圈子大了,互相的信任感也建立了。”林凡说。

大多数职场社交平台更类似于工具。用户上去一般都有着极强的目的性。比如发私信联系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更新简历等待猎头联系。和这种工具型的职场社交平台不同,林凡将自己的产品定位成“社交型”。

“我们做的是工作版的微信。脉脉的核心功能是一个‘逛’字。”林凡说。

单纯的招聘和找人需求目的性过强,属于低频次需求。林凡希望能通过类似于微博或者朋友圈的信息流模式,让用户每次进来都能够接触到新鲜有用的信息,给用户在空闲时频繁逛脉脉的理由。

用户将手机通讯录或微博好友导入脉脉后,在上面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一度人脉)和朋友的朋友(二度人脉)的最新动态,包括好友相互间的互动、对求职招聘、活动宣传等信息的评论。如果用户看到了自己想要认识的人,可以直接用脉脉加为好友跟他对话,单聊和群聊都能实现。

脉脉同时还推出了职场匿名八卦圈,用户在上面可以匿名发布职场圈的八卦消息,类似于Secret。林凡在脉脉中推出这个功能的时间点是2013年10月,那个时候Secret在国外还没有火起来,中国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匿名社交软件。

开发匿名八卦圈功能,林凡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希望增加用户的活跃度。“在国内大家找工作不像国外是兴趣为主,主要是为了谋生,比较功利化一点,所以负面情绪比较多,需要一个匿名发泄的空间。”

通过匿名八卦圈,脉脉可以搜集到不同公司的薪酬、氛围、存在的问题等数据信息,帮助用户在考虑跳槽时获得内部消息的参考。“跳槽最大的一个风险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你不知道跳过去的公司是怎样的情况,说不定比之前的还糟糕。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内部人员告诉你有关信息,你可能很快就能够决定跳不跳槽。”林凡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林凡离开待了7年的搜狗之后,跳槽到大街网,积累了不少互联网招聘的经验。2012年他辞职独立创业,创办了淘友网。在淘友网运营的1年时间里,林凡尝试了不少找人的搜索方式。

最开始林凡使用的是推荐引擎,通过读取用户的好友列表给用户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但林凡很快发现,这种推荐方式没有目的性,系统推荐的人往往不是用户希望找到的人,而用户希望找到的人又没有发现的方法。

很快,林凡放弃了推荐方式,转而采用搜索引擎。用户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找到自己想找的人,和搜索信息一样。在这之后,林凡还尝试了分类目录形式,按“找月嫂”“找对象”等类别将人进行划分。但这些尝试都没有取得他理想中的效果。

随着移动互联网热潮的到来,林凡将重心从PC端转移到了移动端。2013年1月,林凡开发出了移动找人应用“觅觅”。他随后发现,移动交友领域已经存在的产品跟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不同。“当时移动交友被陌陌、微信带得比较急功近利,大家上来都是想要很快地交友约会。”林凡说。

林凡希望做一个人与人之间有持续关系的社交产品。他回顾了自己做淘友网的经验,认为其失败在于没有将线下的人际关系移植到线上来。“做得太大了,一上来谁都能用,但其实人与人之间没有关系。”

考虑到市场已有产品的特点和自己过去的失败经验,林凡决定,改变产品形式—不再做大而全的社交应用,而是从一个特定的人际圈子慢慢往外扩展。2013年10月,他正式推出了职场社交应用“脉脉”。

推出脉脉之后的1年中,林凡和15个人的技术团队主要在做一件事情—通过基础数据分析,计算出用户之间存在哪种人际关系。有很多用户注册脉脉之后,没有填写个人资料。但脉脉能够根据好友之间的关系,通过算法计算出用户属于什么人际关系圈,把用户定位到不同的圈子。

“圈子代表的是关系和归属感。你一上脉脉就在圈子里面,你就有归属感,就愿意一直在这里待下去。”林凡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计算出用户属于哪个人际关系圈只是第一步。随后的关键在于,如何将已存在的人际网络直接导入脉脉。林凡第一个想到了新浪微博。

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都将新浪微博当做推广个人事业的公开平台。人们会在上面申请加V的实名认证,完善个人的职场资料,积极与行业圈的其他名人互动。通过新浪微博上面已经存在的关系链,脉脉能够快速将用户定位在其所属的圈子当中。此外,互联网行业中的人们拥有新浪微博的比重大大高于其他行业,这可以作为脉脉获得目标用户的天然筛选机制。于是,林凡在最早的脉脉1.0版本中,将新浪微博作为脉脉唯一的登录接入口。

选择什么行业作为第一批种子用户,对于脉脉至关重要。种子用户群的活跃程度,将决定脉脉里的人际圈是否能够越滚越大,带来源源不断的新生用户。

在这么多备选的行业圈中,林凡最看好的目标用户群体是互联网行业圈。这个圈子中的人员跳槽频繁,创业者很多。大家经常活跃在各种产品沙龙和活动会中, 对找人和搜索信息的需求都很强烈。而且,林凡和创业团队成员的朋友们大都集中在互联网领域。先从自己的朋友圈入手,比较容易形成口碑效应。

“可以说我们还是比较幸运,我们想要的正好是我们手头具备的资源。”林凡说。

互联网行业的这批种子用户进来之后,脉脉很快形成了比较活跃的职业社交氛围。一开始,脉脉的用户自然增长大约在每天几十人。2014年春节,脉脉获得知名互联网媒体的报道,用户增长速度开始变快,每天可以获得新注册用户400至500人。人际雪球滚起来之后,脉脉的用户自然增长速度一直在向上攀升,如今已经达到了每天5000人左右。

LinkedIn的成功秘诀之一,是先吸引了一大批大企业高管入驻网站。这种由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带动用户群的方式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头羊效应”。脉脉的成功起步也得益于此。脉脉现有的80万用户中,积累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行业人群。其中包括绝大多数国内一二线的投资机构,以及1000多名大公司CEO。

但这并非出自林凡的刻意设计。回忆起来,林凡认为只能算是“无心插柳”。“第一批用户里面有这么多高质量用户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回过头想想,应该是这批人本身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对人脉有很强烈的需求。”林凡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高质量的用户群体给林凡和脉脉带来了更多的机会。2013年,脉脉的估值不过1500万美元。2014年年初,风险投资机构IDG通过使用脉脉,为自己投资的公司招到了高层级别的管理人才。这一偶然事件让IDG亲自验证了脉脉的招聘效果,也由此认定脉脉在职场社交方面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8月,脉脉获得IDG和晨兴2000万美元的B轮投资。

B轮融资后,脉脉将一半资金用于研发,一半用于市场营销。林凡表示,未来脉脉的用户群体会进一步扩大,从互联网行业向其他行业拓展。脉脉可能开始大面积投放地铁和分众广告,希望在用户心中建立起“工作-脉脉”的映射关系。

如今脉脉用户日活率超过了30%,这比LinkedIn的日活率要高出不少。林凡认为这是“强关系”职场社交相较于“弱关系”职场社交的优势。但问题在于,当脉脉用户圈扩大到更多行业,这一优势还能不能继续保持?

而且脉脉有这么高的用户活跃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互联网行业为主的特定用户群体。其他行业的人群未必像互联网行业圈的用户一样,对交换信息和参加活动有着这么强烈的需求。这个问题将成为脉脉下一步要面对的考验。林凡将希望寄予在了资金和时间上。

“职场社交起来的速度会比较慢,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前期拼产品,后期拼资源,资本在中后期对脉脉非常重要。”林凡说。

手机软件>新闻>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