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后传阅读次序及评价

2013-03-27 09:45:26作者:冷小夜の酷

根据阿西莫夫在《基地前奏》的建议,读者应按故事的时序来阅读(即从前传开始)。但对一些青年来说还是在理解上面有很大的难度,华丽的词汇和深邃的语言表达让很多青年读起来都很吃力。并且,前传还有很多的机器人一说,未曾读过“机器人系列”的读者时可能会较难明白。

“基地后传”由2篇长篇小说组成,分别是:《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

《基地边缘》阿西莫夫没有在《第二基地》成功为“基地系列”标下句点,第二帝国的建立是一则千年预言,小说仅用掉几百年,“基地三部曲”完全没有结束的迹象,所以出版社在几十年后就向他施压编写续集。

三十年后的1982年,阿西莫夫终于让步,动笔写“基地系列”的第四部《基地边缘》,之后就欲罢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出版《基地与地球》,把所有零星末节统统系于一身,在最后的十几页里,开创出一番全新视野。结果不少(期待大结局的)书迷都认为这种结局相当失败。阿西莫夫的遗孀珍妮特·阿西莫夫(Janet Asimov)表示,他对于《基地与地球》之后该怎么办毫无头绪,于是就动笔改写前传。

系列大融合

“基地系列”设定在阿西莫夫第一部长篇小说《苍穹微石》的架空宇宙一万年后。《苍穹微石》是“银河帝国系列”的基础,有一天(动笔写《基地边缘》之前),阿西莫夫决定要将“基地/银河帝国”与“机器人”合而为一,将三大系列置于同一宇宙,成为一个厚达14册,总共150万言的“大基地系列”,整个系列跨越的时间约有两万年之久。

阅读次序和评价

根据阿西莫夫在《基地前奏》的建议,读者应按故事的时序来阅读(即从前传开始)。但这对从来没有看过任何‘基地三部曲’的读者有一定的难度,原因之一是作者自己在写‘基地三部曲’亦从未想过要写续集和前传。而且,前传中有大量与“机器人系列”有关的情节。未曾读过“机器人系列”的读者时可能会较难明白。

至于后传方面,《基地边缘》引用了早期‘银河帝国三部曲’的一些情节,《基地与地球》则较像是阿西莫夫为其笔下三大小说系列不同世界作一个大总结和回顾。这两本书实质都是为其长期读者而写,不是太适合作为入门作品。

何况,亦有部份人批抨阿西莫夫后期的小说情节和早期的篇章有出入,最明显的莫过于心理史学的准确性。在三部曲的开端,心理史学被神化为能未卜先知,完全能预测公共安全委员会的搬迁令。但在前传最后一部却指出委员会实受到某些人的精神控制,才达至结果。这完全破坏了读者对心理史学长久以来建立的神秘型像。

又以“骡”的情节为例,骡在三部曲给予读者神秘和强劲的型像,但在后传却说他是盖娅的叛徒,使读者的幻想破灭。

又有人认为后传是画蛇添足,与三部曲的情节和刻划重点不同。三部曲的重点是讲述第一基地如何努力度过每一次的困境成长,以反映出谢顿计划的神机妙算和基地统治者的能力。但在后传,艾氏似对自己以前所写的世界不甚满意。在《基地边缘》一书最后,他透过主角的说话道出由第一或第二基地统领下的银河帝国的惨淡结果。但根据艾氏妻子为艾氏所著的回忆录,艾氏的意愿是为了统一其笔下三大系列,以便日后编写续集。因此,我们不能不发现基地系列最后一部《基地与地球》实质上是为《机器人系列》中提到的各个世界作一个最后的总结。(就此,有人将《基地与地球》视作《机器人系列》。)

艾氏在《基地与地球》中遗下了三个疑团:

1. 盖娅被端点星议员崔维兹择作日后第二银河帝国的基本,它会否日后和第一或第二基地发生直接冲突? 2. 书中多次提到人类从未尝试到超过某个范围的宇宙空间,同时,作者亦多次提到谢顿计划没有考虑非人类智慧生物的出现及其出现的严重性。这是否暗示非人类智慧生物在及后的出现? 3. 机器人系列的主角丹尼尔在停止运作前的向索拉利人菲龙合并,但菲龙却不受“机器人三定律”所规范,这会否带来任何的灾祸。

作者亦在三部曲中设下了数个条件: 1. 作者在三部曲中引用了第二帝国成立后的百科全书条文 (第二帝国必须成立) 2. 作者在三部曲中第三部第二篇中表明在后期会有两个敌对的团体控制新的第二帝国。

《基地与地球》在1986年完书,但基于多个设定(作者在早期编写科幻小说时并没有刻意以系列出版),作者本人也不能完满解决(即使后继的作者亦没有人续写下去,他们只是补充前传或三部曲中川陀沦陷的情节。)

相关新闻

游戏狗>银河帝国>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