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随着《三体》、《红巨》、《拓星者》、《地铁》、《逃出母宇宙》等知名科幻IP逐步被资本市场挖掘,中国科幻影视或将迎来全面爆发。影视化产业的成熟,标志着国内文化娱乐市场得到进一步提升,大众的兴趣开始多元化,而网络文学产业也跟随其得到进一步的深耕。然而,在文娱产业当中,却不仅仅只有影视这一IP开发项目。近期,有专业人士表示,科幻电影的热度同样可以带火科幻市场的周边产业,如游戏、动漫等新型IP的开发。为此,人民网记者对国内知名科幻作家赖仲达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科幻,聊聊IP。
赖仲达,福建厦门人,知名科幻作家,《红巨》作者,尾猿会网、微报道公司CEO。曾主持开发教育平台软件“学习尾猿”,2016年荣获绵阳科学小说三等奖。
记者:您认为,国内科幻产业的成熟,能够维系多久?是否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IP风口?
赖仲达:我认为维系多久这个话题,是存在弹性的。毕竟,对于科幻产业来讲,每个时代的科幻都与前一个时代有所不同,它对科技的预测、发展起到了一定性的引导作用。因此,每个时代的科幻都有它存在的必要。然而,如果要从文娱产业来讲的话,我认为中国科幻的黄金年代或许只是这短短十年。
记者:也就是说,您认为当代就是科幻产业的风口?
赖仲达:是的,这毋庸置疑。刘慈欣的《三体》将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也同样带火了中国科幻。
记者:那您认为,科幻文娱产业的这个风口,目前是否对的上资本市场的胃口?
赖仲达:这不是说对的上对不上,而是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资本运作的方向了,当然它仍然是比较小众、不热门的一个市场,和当今热炒的共享经济、区块链不能相比较。但综合来看,相比较十年前的中国科幻,如今这个产业已经今非昔比了。
记者:那您认为会再出现一部类似于《三体》那样的现象级作品吗?
赖仲达:会,但是近几年比较难,得有耐心等候。
记者:能聊聊科幻的周边产业吗?最近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科幻影视IP风口之后,游戏产业也跟上来了。
赖仲达:关于游戏产业我其实是很看好的,甚至我认为,科幻游戏的市场潜力恐怕要比科幻影视的潜力来的更大,因为,毕竟影视化要投入非常多的资金去开发,如特效部分、设计部分、演员等,都是不菲的。而拍摄出来的回报也就是院线或者网络平台的分账,过了那个时效就没了。然而,游戏产业不同。游戏产业可以火很久,而且本身可以带来多次付费与长时间的粘性,两者效果完全不同。
记者:那您是认为,科幻游戏产业是未来的下一个风口?
赖仲达:可以这么说。
记者:那目前中国科幻游戏的现状是怎么样的,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吗?
赖仲达:这块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印象当中,有几款《星际公民》和《端脑》比较火爆,其次,三体本身就包含着一个游戏,不少网友都想开发其成为一款现实的游戏,然而由于某方面原因,目前三体游戏还是处于爱好者自行研发阶段。我本人的科幻小说《红巨》也打算在近几年试着进行游戏开发。